近日,IHS Markit表示,盡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造成全球經濟受到嚴重損失,全球半導體銷量仍將繼續增加,特別是醫療和電信等行業半導體需求仍將非常強勁。IHS Markit公司研究和分析副總監Yoshio Inoguchi表示,由于臺積電(TSMC)、三星(Samsung)和SK海力士(SK Hynix)等領先制造商的半導體產量不斷上升,日本化工企業正擴大在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投資,以滿足當地電子化學品和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。此外,日本化工企業也在其國內擴大投資,以滿足出口需求的快速增長。
IHS Markit的特種化學品更新計劃(SCUP)最近發布的《電子化學品報告》顯示,電子行業許多加工步驟中會使用一系列特種化學品,來制造電子元件和產品,包括用于封裝和印刷電路板(PCB)的硅片和集成電路(IC),以及平板顯示產品等。
2021年5月,日產化學公司宣布,將在韓國唐津的一個工業園區建造一家半導體材料工廠。2021年8月,住友化學公司表示,將在2023財年下半年前提高其在韓國益山的高純氨生產能力,同時,將在韓國益山建造一座用于ArF浸沒光刻用光刻膠生產工廠。新設施將于2024財年上半年開始運營。到2024財年,該公司的高級光刻膠產能將比2019財年增加兩倍半。
IHS Markit估計,2020年韓國半導體用光刻膠消費為4.11億美元,預計到2025年將以每年3.2%的速度增長。2019年,在光刻膠領域,ArF(濕)抗蝕劑的消耗量最大,占總抗蝕劑消耗量的33%,其次是ArF(干)抗蝕劑,占24%;KrF抗蝕劑占23%;i-line光刻膠占18%;g-line光刻膠占2%;極紫外(EUV)光刻抗蝕劑低于1%。
IHS Markit表示,到2025年,光刻膠的總消耗量預計將以每年3.2%的速度增長。近年來,EUV光刻抗蝕劑被引入市場。2019年,EUV抗蝕劑消費量不足100萬美元,2020年已增至1800萬美元。到2025年,市場對EUV抗蝕劑的需求預計每年增長18.3%。據了解,信越化學、JSR和住友化學等日本公司是韓國ArF光刻膠的主要供應商,其次是日本東京應化工業株式會社。
IHS Markit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產值為520億美元,預計到2025年將以每年4%~5%的速度增長。IHS Markit表示,中國臺灣地區主要生產個人電腦(PC)、相關產品和平板顯示器,尤其是液晶顯示器(LCD),該地區是液晶顯示器的重要生產來源地。
此前,三井化學公司宣布,其在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生產保護膠帶產能將翻番,以滿足預期需求增長。全資子公司三井化學東賽璐株式會社于2021年8月啟動其位于高雄的東賽璐功能板材子公司建設。該工廠于2020年初開始運營,擴建后總產能將增至760萬平方米/年,新產能計劃于2023年10月上線。三井化學表示,由此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硅片反磨工藝的國際市場份額。三井化學表示,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生活方式大改變,并使得半導體市場需求激增。增加保護膠帶產量將有助于滿足全球半導體需求的預期增長。
三菱瓦斯化學公司(MGC)于2021年10月與臺灣聯茂電子公司(ITEQ)成立一家電子材料合資企業。MGC表示,數據中心投資增加、5G的廣泛應用以及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推動了半導體市場的發展。MGC的電子材料部門主要為半導體封裝應用提供PCB層壓材料。
在中國臺灣地區,集成電路化學品行業使用產品眾多,包括從氣體到溶劑等大宗化學品,到高度特種化的定制化學品。IHS Markit表示:“大多數用于集成電路生產的化學品和材料都是由國際公司提供的。”。IHS Markit數據顯示,2020年,中國臺灣地區集成電路工藝化學品消費量為56億美元,預計2020~2025年間平均年增長率為4.0%。
2019年,硅片約占中國臺灣地區特種電子化學品市場的42%,其次是特種氣體占19%;化學機械拋光漿料和拋光墊占10%;濕加工化學品9%;光刻膠輔助化學品7%;光刻膠7%。2020年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用光刻膠消費量估計為4.13億美元,預計到2025年年均將增長4%。
此外,信越在2020年也宣布投資300億日元(合2.61億美元),以擴大其在中國臺灣地區和日本的光刻膠生產基地,包括中國臺灣斗六市和日本上越產能都將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