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2日,國產LNG出廠均價跌至5105元/噸,較2022年年均價下跌22.8%,較10月7日以來的高位點下跌2410元/噸,累計跌幅高達32.1%。
10月以來,LNG市場逐步進入供過于求的格局中,上游氣源供應充足,疫情常態下終端需求低迷,加之全面供暖季后溫和天氣導致供暖期消費不及預期,諸多因素共同導致LNG進入下滑通道中。而自10月7日以來,LNG下探時間長達46天之久,跌幅更是高達32.1%,且當前市場拐點尚未明確,國內液廠及接收站雖有多次促銷排庫后試探推漲,但無奈下游承接力度始終薄弱,市場持續處于探底趨勢中。
管道氣充足,市場供應仍過剩
進入冬季國內天然氣儲備充裕,一方面國家發改委統籌儲氣資源,支持上游供氣企業加大增儲上產力度,積極保障冬季供暖,其中西北中石油原料氣價格執行階梯氣價,鼓勵液廠生產;另一方面由于國際形勢復雜,國內LNG轉售減量,同時海氣船只近期集中到港卸載,接收站庫存高位承壓,綜合國產及海氣供應表現仍過剩。
需求疲軟,市場拋售加劇
雖然北方于11月15日以后全面進入供暖期,但由于天氣溫和,導致消費增量遲遲難達預期。此外,車用需求持續疲軟,疫情多點擴散防疫政策仍有升級,國內各區域物流運輸不暢,行業運行整體低迷,對LNG需求更難提振。另外,進入冬季后,多省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,各地工業需求多有不同程度受損,對LNG需求小幅削弱。
當前需求端疲軟拖累心態,而供應端過剩亟待消化,市場競爭加劇,供應商低價拋售,LNG價格繼續下滑。
LNG經濟性優勢減弱
截至2022年11月22日,國產LNG出廠均價在6612元/噸,其中170天價格高于年均價,占比達到52.8%附近,年內價格高企無疑。而長時段的高氣價持續損傷下游用戶積極性,對比管道氣及LPG等替代能源來看,LNG經濟性優勢減弱。近時段來看,進入供暖季后,雖有多個區域LNG經濟性優于管道氣,但由于上下游簽訂的管道氣合同量執行“照付不議”政策,因此LNG替代管道氣情況寥寥,而對比LPG來說,短期LNG價格走跌優勢有所回歸,但長時段的局面難以扭轉,終端用戶替換LNG比率仍低。
綜合來看,目前LNG市場基本面尚未出現實質性改善,市場仍舊保持供過于求格局下,LNG價格或難出現較為明確的止跌信號。不過,短時段內伴隨著液廠及海氣競價快跌后,庫存壓力部分緩解,供方下探意愿或將收緊,市場不乏窄幅試探推漲可能,不過沖高動能仍需進一步關注需求及供應實質性改善情況。